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9节(1 / 2)





  跟以前相比, 懂事得不是一点半点。

  “你姐夫想吃小龙虾,我们回来抓一点,娘跟爷爷放心不下家里,就回来看看。”

  何夏不说还好,何夏一说, 何弘超也馋了:“嗨, 这还值得你们专门跑回来一趟。姐夫想吃小龙虾你们打个电话回来跟我说一声, 我抓了给你们带过去不就行了吗,多方便啊。”

  何夏没接话,彭文慧拉住乱跑的朝朝, 把他捏成碎泥的馒头丢掉:“我也很久没回来了,有点放心不下你爹,回来看看。”

  彭文慧这么一说,何弘超就明白了。他爹娘关系好,彭文慧上了县城去,何树国每天在家不得念她几次?而每次他爹想念完他娘,都要念叨他一次。其中心主题就是让他处对象。

  彭文慧跟何树国不愧是夫妻,说完话后,她立马就想起了至今还没对象的何弘超。

  “超啊,上次我回来,你大伯母说她娘家那边有个十七岁的姑娘,长得好,人也孝顺,你要不要去看看?”

  何志超听了这话,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:“不见不见,娘,我还想再玩几年,不要那么快结婚。”何志超跟他同龄的男孩儿都不一样,别的少年十四五岁就情窦初开了,何志超没有,他一直觉得跟他同龄的那些女孩子矫情又幼稚,他一点也不喜欢。

  时至今日,何志超也没有遇见一个他觉得不幼稚的女孩。

  彭文慧有点生气:“你哥你姐在你这个年纪都结婚了,村里跟你一样大的男的也结婚的结婚生孩子的生孩子。你真想打一辈子光棍?照你这个速度我什么时候才能抱上孙子?”

  何志超当然是不想的,他道:“娘你又不缺孙子,让我再玩几年呗。”何志超吊儿郎当地说完,怕彭文慧生气,立马将话题转开:“姐,我这摊子十月份就到期了,车站管理那边找我聊过了,说这个摊子车站要回收回去,不租给我了。我想去东省那边闯一闯,但是拿不定主意,想听听姐你的意见。”

  独自做了一年的生意,家里也不需要他的补贴,何志超是有一些存款的。而他整日的在车站待着,接触的都是天南地北到处跑的人,对外面的世界,他充满了好奇。

  何志超有闯劲儿,何夏觉得年轻人就该这样:“你还年轻,手上也有存款,你想去,那就去吧。”

  彭文慧在一边听着,也不反对。她在县城住的这么久也不是白住的,比起以前,她现在的思想开明了很多。大儿子的生意越做越大,有时候老大两口子忙得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,经过一家人商量,今年他们就不打算在家里种地了,等何树国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当,就一起上县城去帮老大去。

  老二现在也懂事,除了不愿意找对象这一点让她们两口子不满意以外别的都挺好的。他想出去闯一闯,彭文慧并没有觉得有什么,县城里像何弘超这么大的男人也有不少出去外省打工的。

  何志超见彭文慧没出言反对,知道自己这一趟是稳了,高兴不已。

  何夏一行人没在车站逗留多久便回家了。店里的馒头还有不少,何志超暂时回不去。

  到了家,何树国正在编鸡笼。见他们回来高兴极了,放下手里的竹子就去鸡圈抓了一只鸡回来。

  何夏他们从县城出发得早,虽然吃过早餐,但临近中午,他们早就饿了。何树国跟彭文慧也有好久没见了,两人感情好,许久不见两人腻歪极了,不仅亲亲密密的一起杀鸡,连烧热水这样的小事儿也要一起去。

  何夏觉得自己就是个超级大灯泡,于是把孩子丢家里,跟着何爷爷一块儿去池塘抓小龙虾。一路上遇到的人挺多,大家对何爷爷这个被孙子孙女接到城里去享福的人很是羡慕嫉妒。跟何爷爷同龄的人忍不住问起了何爷爷在群里的生活。

  还有人问何爷爷是城里好还是农村好。

  何爷爷觉着城里的生活更村里的生活是没法比的。在村里大家都知根知底,在一起说话没什么顾及。在城里虽然认识的人不那么多,但他孙子孙女们都争气,城里那些老头老太太也不会看不起他,平时他不带孩子的时候跟街上的老头们出去遛弯钓鱼也别有乐趣。

  何爷爷笑眯眯地回答:“各有各的好,城里方便,想要什么就能买到什么,儿孙又都在城里,见面方便。村里嘛,大家伙都知根知底,自在些。”

  何爷爷的话让大家深感认同。

  “老哥你说得对,各有各的好。”

  “我还是觉得咱们农村好,家家户户都熟悉,到了城里人生地不熟的,跟谁也说不上话。”

  跟何爷爷差不多年纪的人大家都是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,那时候的农村人跟城里人之间的差距十分的大,几乎就没有哪个农村人是不想进城去吃商品粮的。

  也就是八十年代过后开放经济了这些差距才缩小了那么一丢丢,但大家嘴上说着城里没农村好的话,可心里谁不想着进城生活?

  何爷爷明里暗里炫耀了一波,便跟一群老伙计们说了再见,领着何夏去钓小龙虾了。

  自打何夏重生回来,何爷爷回家住的时间就多了起来,后来何爷爷也跟着去了县城,池塘边的小房子就彻底没人住了。

  许久没住人,小房子里积下了不少灰尘,何夏去池塘边打了一桶水,回来将屋里打扫了一遍,何爷爷一见到池塘就跟个小孩子似的,一点也等不得,提着桶就去了。

  何夏打扫完卫生过去,他已经钓了小半桶了。何夏看了一眼,去了自家的田里。

  马上就是清明了,清明过后就该栽秧了。今年雨水充沛,田里积了不少水。何夏记得以前她还没出嫁的时候,每到春天快栽秧的日子,他爹去看田里的水回来总是会带一些泥鳅回来。

  后来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,泥鳅这个东西吃得就少了。何夏也很少会想起泥鳅这道美食。今天不知道怎么的,不然就想吃了。

  何夏把鞋子脱了放在田埂上,赤着脚下田,手伸进土里掰住泥土,用力翻开,第一次出师不利,除了土块以外什么都没有。泥鳅这种生物本来就狡猾,十分难抓,第一次抓不到很正常。

  何夏耐着性子继续挖,很快便挖到了一条拇指粗细的泥鳅。

  何夏将其放到田埂边的水桶里。

  何夏的行为引起了正在钓小龙虾的何爷爷的注意,小龙虾也钓了半桶了,他放下手里的很东西,往何夏这边来。

  “夏夏,怎么想起挖泥鳅了?”

  一阵微风吹过,将何夏的刘海吹得飞了起来,额头有些样,何夏侧头在肩膀上蹭了蹭额头:“忽然就想吃了。”

  何爷爷也很多年没吃泥鳅了,现在看见泥鳅也有些意动:“这会儿正好是吃泥鳅的好时节,泥鳅多不多?”

  “不太多,我挖了这么一会儿才挖了一条。不过倒是挺大的。”

  何爷爷往何夏的水桶里看:“确实挺大的,这样大的泥鳅吃着才过瘾呢。”

  “那是,我多挖一点回去,放水桶里养上半天,晚上用面粉裹了做干煸泥鳅。”

  何夏一说菜名,何爷爷就想吃了,干煸泥鳅啊,那可是上好的下酒菜!他咽咽口水:“那你快挖,我去钓小龙虾,我现在钓的那点不够吃。等会儿弄完回家我去打一壶酒,晚上好好喝一顿。”

  “行。”何爷爷脚步轻快地回去钓小龙虾了,何夏继续挖泥鳅。

  祖孙两个忙活了两三个小时,何爷爷钓了满满的一桶小龙虾,何夏的泥鳅也挖了小半桶了,祖孙两个在田埂上的小溪里洗了脚,提着桶往家走。

  到家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让泥鳅吐泥,接一盆清水,撒上一把盐,放入一点白醋等着就行了。